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学校与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依托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共建的“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平台,9月26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李振秋教授在金秀进行《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的探讨》专题讲座。
讲座上,李振秋紧扣“关于为什么建设、怎么样建设、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这一主线,围绕“建设背景”“建设框架”“已有基础”和“思考与展望”四个方面作出解读。李振秋指出,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旨在凝聚大瑶山生态共建共治共享合力,形成协同、共建、共育、共享的合作机制,开发“校内+校外”研学课程,搭建“线上+线下”生态文明育人平台,通过“大课堂、大平台、大协同”打造广西甚至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服务更多群体,基于大瑶山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契合我校打造生态特色品牌院校的需要,李振秋就共建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提出了五点思考与展望:希望能够依托基地平台,通过党建引领,打造“思政红+生态绿”特色生态文明实践育人体系;围绕大思政建设方案,开发研学课程;立足大思政视角,开展理论研究;深化智力帮扶,助力乡村振兴;聚合力共建共联,服务更多群体。
据悉,共建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是教育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关要求的落地落实,也是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有益尝试,更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思政教师的思想认识、理论认知和行动自觉,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重点以大瑶山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开展沉浸式研学、研讨、党课、备课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自然教育的“行走”中上好生态文明“大思政课”。
审核:党委宣传部 谢裕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