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新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暑期三下乡:非遗赋能,青春兴农

——“拾遗兴农”促进团赴广西平南开展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日期:2025-07-19    来源:经济贸易学院     关注:

为探寻非遗文化魅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7月14日至17日,学校“拾遗兴农”促进团深入广西平南县,以“非遗为魂、产业为骨、专业为翼”,开展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与乡村服务的特色实践活动。促进团通过知识宣讲、直播助农、文化体验等多元行动,让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在平南大地上实现同频共振。

为切实服务当地群众,促进团深入平南县文化馆、雅埠村、平山镇、六陈镇及乡村振兴扶持产业园等场所,采用集中宣讲、互动问答、座谈交流等形式,结合平南县非遗文化传承成果与乡村振兴发展亮点,生动普及禁毒防艾、暑期防溺水、防网络诈骗等实用知识。接地气的讲解、有温度的互动,让安全防护理念深入人心,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在平南县文化馆开展宣讲

在雅埠村开展宣讲

在产业帮扶方面,促进团将目光投向平南特色非遗产业——走进雅埠小刀家庭作坊、平山镇竹木芒藤编产业园区、六陈镇玉桂加工点,与村民、非遗传承人促膝长谈。调研发现,当地非遗产品虽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但电商销售渠道不畅成为发展瓶颈。

走进雅埠小刀家庭作坊

参观竹木芒藤编生产线

采访返乡创业者覃桂兰女士

为此,促进团迅速行动,化身“非遗主播团”。在镜头前细致展示雅埠小刀的十二道锻造工序,讲述老匠人“一刀一凿守初心”的故事;巧妙展示竹木芒藤编的产品的实用价值与现代美感,打造沉浸式应用场景,让传统编织焕发新活力;深情讲述覃桂兰返乡创业打造“玉桂香牌”的品牌故事,展现新时代女性的智慧与担当。这场“文化 + 带货”的直播,不仅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了产品曝光度,更拓宽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广度,实现了产业帮扶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在雅埠小刀展馆

在竹木芒藤编织产业园区直播

在玉桂家庭作坊直播

实践过程也是文化浸润的过程。队员们走进平南县文化馆、雅埠小刀展馆,跟着传承人学唱平南牛歌戏,亲手编织竹芒藤编器物。当牛歌戏的婉转唱腔在耳畔回响,当竹篾在指尖变成精巧的篮子,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的生活智慧。这种沉浸式体验,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坚定了守护文化根脉、服务乡村发展的信念。

参观平南县文化馆

平南牛歌戏的第四代传承人杨芝老师亲临授课

体验竹木芒藤编织

此次实践活动,既是一次“用专业解难题”的服务之行,也是一场“以文化铸初心”的成长之旅。队员们用青年话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推动非遗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用电商技能激活非遗价值,用亲身体验厚植文化自信。大家纷纷表示,将带着在平南的收获继续精进本领,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团队合影

(图、文/温馨,审核/谢坚、安平、梁必玉

  •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205-013  桂ICP备12004478号

    招生就业处电话:0772-2725133、2727510

    传真:0772-2725117

  •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33号

网站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