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我校过去一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招生就业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今年工作,1月7日下午,202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招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第二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李振秋,校长冯昌信,党委副书记王汉奇,副校长杨毅,纪委书记蒋雪刚,副校长杨燕红、潘梅勇,校长助理石荣胜,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各获奖师生代表参加表彰大会。大会由杨燕红副校长主持。

会上,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处、学校团委、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对2021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做了总结、分析了不足,分享了经验和工作亮点,也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和措施。

2021年学校招生成效明显,新生录取7290人、报到6048人,新生录取、报到人数创历史新高;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取得了第三届全国林草局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银奖4项、铜奖4项,第五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银奖1项、铜奖1项,广西大学生“汰渍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广西创新创业大赛柳北区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的好成绩,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取得新突破;2021年学校毕业生3395人,初次去向落实率为88.07%,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全区5个百分点,就业工作得到教育厅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核查组的高度赞扬,连续第18年被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

2021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呈现抓制度抓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度;抓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有温度;抓品牌树典型,思想政治工作有广度;抓“大思政”育人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有高度等特色亮点。全年新修订各项学生工作管理制度近10项,首次实施学生工作年度考核、学生组织述职评议;辅导员队伍建设彰显成效,黄晓赫被评为2020年度广西年度辅导员人物,并荣获第十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姚紫燕入选2021年“广西最美资助人”典型人物;校团委荣获2021年广西“三下乡”活动优秀单位,4支团队获广西重点团队,这是学校连续第5年获得该荣誉;朱名明同志荣获广西“三下乡”优秀个人,江鸿丰同志获广西2021年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年落实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及补助共2186万,为1195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办理“绿色通道”,5093名学生成功申办生源地贷款;校内构建“三维立体化”资助育人体系,设置勤工助学岗位678个,全年发放薪酬近200万;用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近6000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品牌活动“生态好青年”颁奖典礼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直播稳定观看量1万余人次,累计观看量46万人次,人民网、柳州电视台、八桂职教网等媒体相继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党委书记李振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过去一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招生就业创业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李振秋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学校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奋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职业院校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2年,学校将进一步强化“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工作基调,实现稳中求进,迈向高质量发展。招生就业工作,要继续走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学院为团队的招生模式,完善以专业招生成效为考核依据的奖惩机制,加强优质中职学校、普通高中等重点生源基地建设,推动生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加强就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大思政”教育格局,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青年骨干队伍建设、打磨思想政治教育原创文化品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李振秋要求,在招生就业工作方面:一是要正确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互联网+就业”模式,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全力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战胜不利因素影响,保持平稳有序;二是要充分发挥好顶岗实习老师、毕业班辅导员作用,为毕业生建立台账,进行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大力开拓市场化就业岗位;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全方位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进一步优化就业管理,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积极做好创新创业工作,力争实现区赛金奖的突破;三是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好协调联动“组合拳”。2022年学校要实现报到新生6000人以上。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一是要提高认识,引导全体教师干部自觉承担起育人职责,继续深化“大思政”教育格局、推进“三全育人”试点改革;二是学习领会要到位,要学习上级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精神,仔细思考谋划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研究细化具体举措;三是要立足工作基础和特色,聚焦重点、抓住痛点、打造亮点,把原有的工作抓深抓透、做到极致。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各项改革建设的举措要有效回应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师生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会上,校长冯昌信与各二级学院签订就业创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202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和颁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奖代表和招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代表交流和分享了工作经验。
审核:党委宣传部 梁必玉